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09版
—— “两路精神”引领水电七局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1330
  辛综欣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鲁迅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路!
  路各种各样—— 有公路、铁路……从窄到宽,从短到长,不一而论。
  农村、城市,经济建设……人们想路、盼路、修路。有思路就会有出路,就能踏上希望之路,走上幸福之路。
  是什么动机让他遇天堑而义无反顾?是什么力量使气势磅礴如江河浩荡?是什么使命让人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俯身耕耘半世纪,大江大河见证,七局人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路精神”,铸就不朽丰碑,奏响生命赞歌,雪山蓝天铭记……
  开疆之路路魂·行大道不惧蜀道难
  西南边陲,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大自然赋予摄人心魄的景致,也雕刻沟壑纵横的峡谷。
  1965年11月15日,一个载入七局史册的日子。根据国家“大三线”建设战略决策,首批“先锋队”响应毛主席“好人好马入四川”号召,从“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工程,千里奔袭大渡河畔,承担龚嘴水电站建设。
  电,对人民来说是希望。路,于他们而言是血脉。
  回望历史,蹄声悠扬,参建道路工程自此起步。1966年,在一无设备,二无动力的情况下,不到十天时间,他们修建起简易公路。随后,又承建刘沟火车站到李山转运站的铁路专用线和小火车轻轨线的敷设施工任务。
  位于四川乐山沙湾境内的龚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后来扩容至77万千瓦,作为大渡河梯级开发的第一个大型水电工程,当时西南地区最大水电站。如何将工程所需的砂石、骨料、钢筋、水泥等物资,从全国各地运进大山深处,确保建设顺利进行?
  1966年8月,一支60人组成的小分队来到龚嘴水电站,成立铁路分局。11月,更名为铁路运输处。这群精兵强将来自郑州铁路局和西安铁路局,多为河南、四川人,最高峰时达到800人。还拥有大火车机车7台,小火车机车13台,车皮6列,150节车皮等等……
  当时在建的成昆铁路,物资只能送至刘沟火车站,距离施工现场来回还有30多公里。所以,铁路运输处联合铁路施工处,开始修建刘沟火车站到李山转运站的铁路专用线和小火车轻轨线的敷设工程。
  沉寂的大山迎来拓荒者,他们爬到一处灌木丛生的半山腰,不知往哪儿走,眼前也没有了路。拦在筑路大军面前的,是物资短缺、地质复杂、工具简陋……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啃窝窝头,住在“干打垒”,睡的“大通铺”,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批批建设物资,一台台施工设备,终于让荒山展新貌。
  建成后的铁路专用线,通过大机车从青龙场砂石场拉回来自祖国各地的砂石骨料、钢材水泥等物资,再转运到电站施工现场;而小火车轻轨线,则负责易坝砂石场砂石骨料的运输和转运。
  毛主席曾说,三线建设搞不好,我睡不好觉。
  让毛主席放心,让党中央放心,成为18000名建设者的共同心愿。“奉献”两字,贯穿他们的一生。
  “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七局人不讲条件,绝对服从。”82岁的李作久回忆当时,感触颇深。1970年,龚嘴水电站建设进入大坝浇筑、主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的关键时刻,周恩来总理作出“加快龚嘴建设”的指示,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奋战在一线。
  修建初期,刘沟寺坪山石方开挖中受阻,被困于号称天险的“老虎嘴”和“水帘洞”下。工人们提出“英雄撬开老虎嘴,好汉闯过水帘洞,搬走高山通铁路”的豪迈口号。在当时,施工条件十分简陋。运用的苏联产的“乌拉巨人”,也就是国内都很稀罕的三立方挖掘机,正铲操作十分笨重,几十米长的电缆堪比手臂粗细,十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